3.9k 4 分钟

# 内存基础知识 # 内存概述 内存可存放数据。程序执行前需要先放到内存中才能被 CPU 处理 —— 缓和 CPU 与硬盘之间的速度矛盾 # 装入的三种方式 # 绝对装入 绝对装入:在编译时,如果知道程序将放到内存中的哪个位置,编译程序将产生绝对地址的目标代码。装入程序按照装入模块中的地址,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 # 可重定位装入 静态重定位:又称可重定位装入。编译、链接后的装入模块的地址都是从 0 开始的,指令中使用的地址、数据存放的地址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而言的逻辑地址。可根据内存的当前情况,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的适当位置。装入时对地址进行...
14k 13 分钟

# 进程的概念、组成、特征 # 进程概念 程序:是静态的,就是个存放在磁盘里的可执行文件 进程:是动态的,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# 进程组成 ——PCB 当进程被创建时,操作系统会为该进程分配一个唯一的,不重复的身份证号 ——PID 操作系统记录 PID,进程所属用户 ID(UID 基本的进程描述信息,用于操作系统区分各个进程) 记录进程分配了哪些资源(分配了多少内存,哪些正在使用的 IO 设备,正在使用哪些文件) 记录进程运行情况(CPU 使用时间,磁盘使用情况,网络流量等) 这些信息块都被存在一个数据结构 PCB(Process Control Block)中,进程控制块 #...
5.1k 5 分钟

# 应用层原理 # 网络应用体系结构 客户 - 服务器模式(C/S:client/server) 对等模式(P2P:Peer To Peer) 混合体:客户 - 服务器和对等体系结构 # 客户 - 服务器体系结构 # 服务器 一直运行 固定的 IP 地址和周知的端口号 扩展性,数据中心进行扩展,扩展性差 # 客户端 主动与服务器通信 与互联网有间歇性的连接 可能是动态 IP 不直接与其他客户端通信 # 对等体(P2P)体系结构 没有一直运行的服务器 任意端系统之间可以进行通信 每一个节点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器 参与的主机间歇性连接且可以改变 IP 地址 # C/S 和 P2P...
1.8k 2 分钟

# 网络层数据平面导论 # 网络层服务 在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之间传送段 在发送端将段封装到数据报中 在接收端,将段上交给传输层实体 网络层协议存在于每一个主机和路由器 路由器检查每一个经过它的 IP 数据报得头部 # 网络层得关键功能 # 网络层功能 转发:将分组从路由器得输入接口转发到合适得输出接口 路由:使用路由算法来决定分组从发送主机到目标接收主机得路径 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选择协议 # 网络层: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 # 数据平面 本地,每一个路由器得功能 决定从路由器输入端口到达得分组如何转发到输出端口 转发功能 传统方式:基于目标地址 + 转发表 SDN 方式:基于多个字段...
3k 3 分钟

# 路由选择算法 # 路由概念 路由:按照某种指标找到一条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较好路径 较好路径:按照某种指标较小的路径 指标:站数,延迟,费用,队列长度等 以网络为单位进行路由 网络为单位进行路由,路由信息传输,计算和匹配的代价低 前提条件:一个网络的所有节点地址前缀相同,且物理上聚集 路由就是:计算机网络到其他网络如何走的问题 网络到网络的路由 = 路由器 - 路由器之间的路由 网络对应的路由器到其他网络对应的路由器的路由 在一个网络中,路由器 - 主机之间的通信,链路层解决 到了这个路由器就是到了这个网络 路由选择算法:网络层软件的一部分,完成路由功能 #...
3.2k 3 分钟

# 引论和服务 # 链路层和局域网 网络层解决了一个网络到另一个网络的路由问题 在一个网络内部是如何由一个节点到达另外一个相邻的节点 链路层点到点的传输层功能 # 网络节点的连接方式 点到点的连接 多点连接 共享型介质 通过网络交换机 # 数据链路层和局域网 WAN:网络形式采用点到点链路 带宽大,距离远,带宽延迟积大 如果采用多点连接方式,冲突代价大,协调节点发送代价大 点到点链路的链路层服务实现非常简单,封装和解封装 LAN...
4.5k 4 分钟

# 概述和传输层服务 # 传输服务和协议 为运行在不用主机上的进程提供逻辑通信 传输协议运行在端系统 发送方:讲应用层报文分成报文段,然后传递给网络层 接收方:将报文段重组成报文,然后传递给应用层 有多个传输协议可提供选择 Internet:TCP 和 UDP # 传输层和网络层 网络层服务: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 传输层服务:进程间的逻辑服务 依赖于网络层的服务(延时,带宽) 并对网络层的服务进程增强(数据丢失,数据混乱,加密) # Internet 传输层协议 可靠的,保序的传输:TCP 多路复用,解复用 拥塞控制 流量控制 建立连接 不可靠,不保序的传输...
2.6k 2 分钟

# 图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# 图的定义 图:G=(V,E)G=(V,E)G=(V,E),Graph=(Vertex,Edge) V:顶点(数据元素)的有穷非空集合 E:边的有穷集合 # 基本术语 无向图:每条边都是无方向的 有向图:每条边都是有方向的 完全图:任意两个节点都有一条边相连 稀疏图:有很少边或弧的图 网:边 / 弧带权的图 邻接:有边 / 弧相连的两个定点之间的关系 存在(vi,vj)(v_i,v_j)(vi​,vj​),则称viv_ivi​ 和vjv_jvj​...
3.6k 3 分钟

# 线性表的定义和特点 # 定义 线性表(Linear List)是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限序列 由 n 个元素(节点)a1a_1a1​,a2a_2a2​,...ana_nan​ 组成的有限序列 其中数据元素个数 n 定义为表的长度 当 n=0 时称为空表 将非空的线性表(n>0)记作:(a1a_1a1​,a2a_2a2​,...ana_nan​) 这里的数据元素aia_iai​ 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,其具体含义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不同 #...
1.5k 1 分钟

# 基本概念和排序方法的概述 # 排序 将一组杂乱无章的数据按一定规律顺次排列起来,即,将无序序列排列成一个有序序列的运算 # 排序方法分类 # 按存储介质分类 内部排序:数据量不大,数据在内存,无需内外存交换数据 外部排序:数据量较大,数据在外存 # 按比较器的个数分类 串行排序:单机处理 并行排序:多处理器 # 按主要操作分类 比较排序:用比较的方法 插入排序、交换排序、选择排序、归并排序 基数排序:不比较元素的大小,仅仅根据元素本身的取值确定其有序位置 # 按辅助空间可分为 原地排序:辅助空间用量O(1)O(1)O(1)...